简介秦晖,历史学家、经济学家,是当代中国有影响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。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。
秦晖毕业于兰州大学,获历史学硕士,是文革之后首批毕业的硕士研究生。秦晖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、陕西师范大学教授,是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客座研究员、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、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、中国农民史研究会理事、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。
研究领域纵跨农民史、经济史、政治史与公益史等,著有《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:中西公益史比较研究》《田园诗与狂想曲: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》等
秦晖的学术—思想路径大体上经历着微观—宏观—微观、问题—主义—问题、书斋—社会—书斋、具体—抽象—具体的认识发展过程。早年以土地制和农民战争史为方向,时段立足于明清变革,地域专注于关中农村社会,后来渐及传统经济、社会、思想的许多领域。作为知识界与思想界的活跃者,秦晖从1990年代中期起积极参与了当代中国的一系列“主义”论争与“问题”讨论。与金雁合作进行中国与俄苏东欧“传统到共产体制”、“共产体制到公民社会”的双重转轨比较。同时把当代“问题与主义”讨论的心得结合历史反思,开展了对中国传统社会与思想,尤其是二者的联系与互动的再探讨。
1980年代初秦晖主要研究农民史,主要是土地制度史与农民战争史。自80年代后期他转向研究经济史,主要为古代商品经济史及中外比较经济史。1990年代他致力于结合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,在结合社会调查与历史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学,包括狭义农民学(对农民、农业与农村社区的研究)与广义农民学(对农民国家、农业文明与传统社会及其演进、改革与现代化的研究)。他主持了一系列乡村调查,主编了《农民学丛书》首批六本。
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社会史、农民问题、社会转型与经济转轨问题、近代以来的“问题与主义”、传统社会-思想的重新认识、改革与现代化比较研究等等